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大庆花农养花场特色种植点土成金大庆各县区

2025-02-18 来源:橙子资讯

一名小游客正在摘草莓。

“放眼尽芳菲,入目皆花园”。7月16日,位于肇源县和平乡塞北花都花卉种植园区,火红的玫瑰如期绽放,处处飘散着淡淡的玫瑰清香。花农们正在精心地对即将上市的玫瑰进行修剪、定数、打捆……期待这些“致富花”上市后结出“金果子”。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各县区积极引导农民围绕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种植模式,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实现种植围绕时令转、销售随着市场变,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民收入,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特色农业持续快速发展之路。

“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正如唐代诗人温庭筠描绘的柳绿玫红图一样,塞北花都花卉种植园区600亩的寒地玫瑰当下开始绽放,虽然每支玫瑰花骨朵儿上都有一个固套,但仍遮挡不住它们盛放的美丽。

“园区里的这批玫瑰七月初就开始上市了,到现在,已经陆续上市500万支了,大多销售到了吉林省松原市、长春市以及大庆、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城市。”塞北花都花卉种植园区负责人李德新说。

记者了解到,塞北花都是黑龙江省首家以专业化鲜切玫瑰花为主体的生产基地,园区紧盯市场花卉的重要节点,通过定时培育种植,让鲜切玫瑰花在走俏市场的同时,赶上好行情。“今年鲜切玫瑰花计划上市四批次,预计产值将超过千万元。”李德新说。

大同区双榆树乡东北屯被称为“板蓝根屯”,板蓝根种植比例最高年份接近90%。随着种植业的发展,仓储、加工等产业也逐渐兴起。距离板蓝根种植区不足5公里,是大同区晟财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走进这里,板蓝根晾晒场、仓储库已建设完成,初加工车间正在建设中。

合作社理事长张宝财说,仓储有了,晾晒场地不愁了,还能对品种进行分类性初加工,挑选、清洗、切片后进行出售。基地产出的产品直接交到药厂,减少中间环节,利润高了,咱种植户的收购价格自然能提上去。

以板蓝根、月见草为代表,大同区的中药材产业在种植上不断丰富品种、扩大规模。2021年,全区中药材种植规模突破12.3万亩,相较2008年增长近1倍。目前,大同区已初步形成了中药材种植、加工、仓储、销售于一体的产业体系,中药材产业正成为这里促农增收、壮大区域经济的重要途径。

肇州县在特色种植上打起了“蒜”盘。今年,肇州县积极改良大葱、大蒜、大白菜品种,并扩大种植面积。如今,横贯二井镇全镇的大蒜套种白菜特色产业带已经形成。全省首家集蒜片、蒜黄为一体的景昕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源博蒜黄种植合作社更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及蒜黄生产的全产业链。4万多亩产业带以“农户+合作社+公司”的产销模式,正带领农户走向致富增收路。

红彤彤的草莓掩映在翠绿繁茂的叶片之间,浓郁的果香浸润着大棚的每个角落,慕名而来的游客忙得不亦乐乎……这是今年四月份记者在林甸县四合乡联合村绿谷草莓园里看到的场景。

“以前林甸县的盐碱地是种不了草莓的,种出来的草莓发黄,产量也低。两年前,通过县里牵线,我们与一家韩国公司合作,由对方提供苗木和土地改良技术,经过反复试验,竟然在这片盐碱地上成功种植出了甜度高、产量大的草莓。”绿谷草莓园负责人汪小弟说。

据了解,绿谷草莓园有6栋温室大棚,如今在林甸县小有名气,采摘季每天接待六七十位顾客,最多的时候每天有二百多人慕名前来。6栋大棚的草莓今年保守能为汪小弟带来150万元的收入,同时也给联合村村民提供了就近务工的机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经济管理官网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网站

丝路视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