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财经论坛

2021红木中式装修客厅2021年的冬至

2025-04-23 来源:橙子资讯

滇聖红木整装家居

滇聖红木整装家居秉承着“古典家具精髓,世代珍贵传承”的红木家居理念,将古典美学和现代理念完美结合,用料讲究、做工精细,红木家具采用的都是榫卯结合牢固耐用,实现儒雅古韵、华丽尊贵的家居,具有浓郁的东方情调又增添了现代的灵动和时尚气息。

2021年冬至十一月十八(农历)

2021年的冬至是哪一天几月几号 :冬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2021年的冬至是十一月十八(农历)。就是公历2021年12月21日,星期二。

1 、2021年的冬至是哪一天几月几号 冬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这时太阳到达黄经270°。《恪遵宪度抄本》记载:“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所以2021年冬至的时间就是公历2021年12月21日,也就是农历十一月十八日。星期二。

2 、冬至节的简介 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也是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23°26′S)向北移动,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

3、 冬至的习俗

(1)吃汤圆 在我国民间南方有吃汤圆习俗,北方有吃饺子习俗,尤其是江南地区。“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2)吃番薯汤果 在宁波的传统习俗中,番薯汤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番”和“翻”同音,在宁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翻”过去。汤果,跟汤团类似,但个头要小得多,而且里面没有馅。汤果也被叫做圆子,取其“团圆”、“圆满”之意。老宁波也有“吃了汤果 大一岁”的说法。宁波人在做番薯汤果时,习惯加酒酿,这样子喝起来会更加温补暖胃 。

4、喝羊肉汤

冬至到来后天气变得异常寒冷,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雪非常的多,寒冷的地区,当地的人们一般都喜欢喝羊肉汤,因为羊肉中含有的热量很高,能够给身体提供大量的能量去抵抗寒冷的天气,此外羊肉汤的味道非常的鲜美,肉质嫩滑,本身还寓意着平安顺遂,所以在冬至这一天,人们就将喝羊肉汤作为习俗流传了下来。

5、 冬至和数九是一回事吗?

不是。

冬至和数九是不一样的,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是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日子。而数九是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以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从“一九”到“九九”,也就从寒冬过渡到了暖春了。

但数九一般都是从冬至日开始数起的,冬至的到来也证明寒冷即将来临,其中最冷的是在三九和四九。

此外,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比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而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中国文化习俗千千万,除了以上节气习俗,还有茶文化,我们继续一起看看。

【问茶:茶文化与红木家具融合 感受中式雅致生活】

传刘松年《十八学士图》

陆羽《茶经》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

中国作为茶都,自古便是茶的故乡,也孕育了悠久的茶文化。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有4700多年的饮茶历史。

中国的茶文化糅合了儒、道、佛等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灿烂辉煌的奇葩。

中国茶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家具,而茶室空间与茶文化家具的选择,则影响着品茶论道的体验。2019中国(中山)红木家具文化博览会重要系列活动“当代红木茶台荟萃展”,甄选展现红木茶台造型美、功能美、工艺美、文化美和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将茶与红木家具融合的红木茶台汇聚起来,为大众呈现了一场雅致的文化艺术派对,助力传统文化复兴和中式雅致生活方式的普及。

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让我们一起感受中国茶文化。

《品茶图》,文征明,明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挑夫贩夫,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史料记载,中国茶文化兴于唐朝,鼎盛时期在两宋时期。宋人说:“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或无,”与此同时,从饮茶艺术所达到的高度来看,宋朝的茶道、茶艺精致程度,也是堪称空前绝后的。当时的文人雅集,品茶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环节。许多士大夫还会定期举行“茶会”,邀三五好友,择一清雅之所,品茗斗茶。

《宫女煮茗》,仇英,明

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学家苏轼有诗曰:“禅窗丽午景,蜀井出冰雪。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而宋代的《文会图》、《十八学士图》、《春宴图卷》,也描绘了文人学士在庭院中举行茶雅集的情景。甚至有“明代的生活美学指南” 之称的《长物志》中还提到了如何构建茶寮:“构 一斗室相伴山斋,内设茶具。教一童专主茶役,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

可见,以茶会友,以茶入诗,乃是古人风雅之事。以硬木古典家具和中国茶文化为载体的雅舍文化,曾经让历代文人骚客尽折腰,到了当代也是很多国人梦寐以求的。

《文会图》,宋徽宗,北宋(局部)

全联艺术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教育部教学改革示范专业“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带头人彭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天,中国正在回归一种东方特有的以智慧与闲适为主要特征,追求天人合一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称之为“中国式雅致生活”。过去“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的雅致生活方式将进一步与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融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慢下来”的生活,伴随着民族文化的回归和文化自信,更多的人更加喜欢品茶喝茶的休闲生活,所以会有更多的茶室空间与茶文化家具,我们就会形成中国特有的茶室文化。

焚香品茗,执子对弈……一起坐在茶台前,感受当代中国式雅致生活,乐不思蜀。

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著作权归分享者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财讯

中国民商杂志社

理科爱好者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