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北方降温

把家装修成公厕违法吗租客将商铺改公厕看似

2025-05-06 来源:橙子资讯

案情介绍最近,河南郑州的王先生,就因为租房问题与房东发生矛盾。王先生因为个人原因,想把租到的门面房转租出去,来减少损失,但却遭到房东的拒绝。于是,王先生就把房子改造成了一个公益厕所,并且是全天24小时免费供人使用。房东一听消息顿时就急了:“这以后还怎么往外租?

据王先生介绍,当时由于自己想做生意,于是就在房东那签了三年的合同。后来经营不善,门店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王先生就不想再继续做了。于是,就想把房子转租出去。当时已经找好了下家,但这毕竟是别人的房子,所以王先生还是通知了房东。不过房东一直不肯出面,也不做任何回应。无可奈何地王先生,只能把房子白白空着。

后来王先生与房东之间又有过几次沟通协商,但对方要么是不理不睬,要么就不答应。气急败坏的王先生觉得,房子空着也是空着,还不如拿出来做点儿好事,于是就花1万块把房子改成了公共厕所,里面一共有4个卫生间,全天24小时供市民享用。行为确实难以理解,但也很有效果,房东立马就联系了他。

房东认为,王先生把门面房改成公厕,最起码要跟他说一声,说都没说就免费给人享用,这房子以后还怎么往外出租?但王先生表示,自己之前好好跟他讲的时候他不理睬,现在也没有必要再通知他自己要做什么。房子既然现在租下来,合同上也没写不能干什么,自己也有权利决定房子的用途。目前,双方就此事还在进一步协商。

法律分析不得不说,王先生这一招确实狠,房东确实为自己的无情受到惩罚,但未免有点太过头了。即使对方不同意转租出去,也不应该把房子改成厕所,如果退房时不能把问题处理好,对双方来讲都是很麻烦的问题。那么,本案存在的法律问题有哪些呢?

1、经营不善能不能解除合同

本案涉及的是房屋租赁合同,属于合同法调整的范围,依据法律规定,合同有法定解除和意定解除两种方式,法定解除是指达到法律规定的条件,有权解除合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具体包含以下情形,(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而意定解除是指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本案中,王先生一致没有联系到房东,自然无法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报道中也没有给出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情形,经营不善只能认为是一种商业风险,有经营的一方承担。因此,王先生不能解除合同。

2、承租人能不能转租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承租人转租的,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第三人对租赁物造成损失的,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 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因此,如果承租人想要将房屋转租,必须经出租人同意,否则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出租人同意的方式可以是事前合同约定,如在租赁合同中写明可以转租,或者在需要转租时征得出租人的同意,也可以是事后追认,转租后通知出租人,只要出租人认可,转租即有效。

3、承租人能不能将商铺改为公厕

同样是根据合同法,出租人应当按照约定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并在租赁期间保持租赁物符合约定的用途。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方法使用租赁物。对租赁物的使用方法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应当按照租赁物的性质使用。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从这一系列条款中可以看出,对于租赁合同的使用,首先应当符合合同约定,如果约定不明确的,可以达成补充协议,如果仍然不能确定,就依据合同条款和交易习惯确定。

从报道中可以看出,王先生认为合同里没写不能用来干什么,自己就有权决定房子的用途,显然是错误的。合同中不需要注明不能干什么,只需要写明用来干什么即可,即使没有约定用途,也应该符合交易习惯。而将商铺改为厕所,显然超过了任何的习惯,不会得到法律的保护。

房屋租赁合同应当约定哪些内容合同法中详细规定了房屋租赁合同的法律规则,在这些条款中规定可以约定的内容都可以约定,一般来说,房屋租赁合同最好约定如下内容。

1、房屋用途,租赁期、房租支付方式

2、合同的解除

合同双方可以约定合同解除的条件,比如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双方可以提前多久通知解除合同,这在目前实体店铺不景气的条件下,并不是天方夜谭的条件。

3、违约责任的承担

4、是否可以转租

5、维修费用的承担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合同没有约定,由出租人负责租赁物的维修,如果合同有约定,则按约定承担。

6、是否可以装修改造

7、拆迁补偿的分割

做生意不是儿戏,必须要有亏损的心理准备。如果像王先生这样,一旦亏损就心理失衡,迁怒于他人,承担法律责任不是危言耸听。

你对本案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高见。

欢迎关注@董律聊法,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福建茶叶投稿

民风杂志社

上海包装官网

汽车画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