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近日新闻

昌邑市家装装修协会山东省妇联成立80周年

2025-05-06 来源:橙子资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范佳 通讯员 惠敏

2020年,在山东妇女运动史上,是熠熠发光的一年,也是注定被载入史册的一年,我们迎来了山东省妇联成立80周年。从1940年到2020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山东妇女儿童事业蓬勃发展、成就斐然,与国家共存亡、与山东同发展、与时代同步伐,走过了波澜壮阔的80年。80年前,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山东省妇联的前身——山东省妇女救国联合会正式成立,山东妇女运动从此开启了历史新纪元,拉开了波澜壮阔、凯歌奋进的山东妇女事业发展序幕。

妇女姐妹共同庆祝山东省妇联成立八十周年。

妇女全面解放与发展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在山东省昌邑市东店社区妇女之家,来自昌邑市昌大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史影洁,正为前来咨询的妇女解答问题,“我们巾帼志愿服务队在这里进行志愿服务已经有十来年了,明显感觉到妇女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为妇女儿童提供了更多‘保护伞’。”

这些“保护伞”越来越完善的背后,是山东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妇女事业和妇联工作,为山东妇女儿童事业的繁盛提供了优沃土壤。

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不渝推进男女平等进程,大力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着力解决事关妇女儿童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推动妇女事业始终与经济社会同频共振、协调发展,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比例和层次不断提升,省人大、省政协女代表、女委员比例分别达到27.8%、23.8%,新招录的公务员中女性比例达40%;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就业人员中女性比例达44.6%,就业层次大幅提高,技术、知识密集型行业女性比重明显增加。

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新中国成立初期,妇女文盲率达90%以上,现在教育性别差异基本消除,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女生比例均达到55%以上;健康状况明显改善,预期寿命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38岁提高到79.06岁,妇女的社会保障水平大幅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80载春华秋实,山东妇女儿童事业在各领域结出的硕果,无疑是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生动注脚。

脱贫攻坚路上

不让一个妇女掉队

清晨,潍坊市玉泉洼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省巾帼返乡下乡创业联盟副会长赵霞会早早来到合作社有机蔬菜种植基地走上一圈,查看蔬菜长势。十几年前,潍坊坊子区坊安街道洼里村一番一穷二白的景象。

2006年回到家乡洼里村的赵霞,带着乡亲们发展有机果蔬大棚,走上了有机生态农业的新路子。赵霞带领乡亲们奏响的这支田园赞歌,是省妇联以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创业创新巾帼行动、巾帼脱贫行动为抓手,引导广大妇女奉献巾帼之力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省妇联大力实施“创业创新巾帼行动”,推动发放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资金3755.98万元,扶持1108个妇字号中小企业。与省人民银行联合出台七项金融举措,推出鲁担巾帼贷、巾帼信用贷两大金融产品,全省共为妇字号企业办理贷款12000多笔,发放贷款22.86亿元。

实施“巾帼脱贫行动”,全省发展“大姐工坊”等居家创业就业项目加工服务点7993个,“大姐农家乐”1460个,精准扶助9.7万名贫困妇女居家就业脱贫。

做优做强“山东大姐”品牌,全省县以上建大姐机构379家,累计安置266万人就业,为307.8万家庭提供服务,“山东大姐”家政品牌成为全国家政行业“领头羊”。

关爱贫困妇女儿童,持续实施贫困“两癌”患病妇女救助等公益项目。各级投入19.61亿元,为2002.35万农村妇女进行“两癌”免费检查,募集资金1.71亿元,救助“两癌”贫困患病妇女40177人。开展“巾帼送暖”、实施“春蕾计划”等,各级争取社会帮扶物资、资金共计约1.2亿元,受益贫困妇女儿童21.95万人,努力争取小康路上不让一个贫困妇女掉队。

下一步,省妇联将紧紧围绕省委战略部署,继续融合推进“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巾帼脱贫行动”“创业创新巾帼行动”,扎实实施“巾帼脱贫五送行动”,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力量。

牵头“美丽庭院”

创建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

提起家里的变化,德州市武城县四女寺镇高海村贫困户秦秀莲笑开了花。“村妇联主任和我一起整理卫生。家里原来破破烂烂的,现在脱贫了,咱也想有个好环境,以后就照着这个标准打扫卫生。”从2014年开始,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就成为全省各级妇联的常规动作,在全省城乡7万多个“妇女之家”“妇女儿童家园”中,打造了覆盖重要时间节点、覆盖重点行业部门的寻找网络。活动开展以来,全省2000多万家庭参与,推选“最美家庭”45万个,178户家庭获全国“最美家庭”殊荣。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省委省政府将“美丽庭院”创建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交给省妇联牵头落实,全省各级妇联广泛宣传发动、凝聚创建合力,全省建成“美丽庭院”示范户140余万户,98%的村庄建有“美丽庭院”示范户。

下一步,省妇联继续推进“美丽庭院”创建,将其作为三项“破难任务”之一,实施“清洁卫生我先行”“绿色生活我主导”“家人健康我负责”“文明家风我传承”四项行动,引导更多家庭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不断健全“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的制度机制。

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孙丰华调研妇女工作。

维护妇女权益妇联一直在路上

禹城市的孙静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去年,她又多了一个身份——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志愿者,这得益于山东省妇联在全省开展的三大“破难行动”之一——“幸福护航”婚姻家庭辅导行动。

禹城市妇联发布婚姻辅导志愿者招募令后,拥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孙静被聘用。面对前来离婚的夫妻,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她的调解,70%以上的夫妻重归于好。

在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上,妇联组织从来都是多面手。从源头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先后出台《山东省反家庭暴力条例》《山东省学前教育条例》等地方性法规。

强化社会化维权,依托公安机关建立110家暴报警服务台,与民政、卫生等部门联合建立反家暴庇护机构105个,县以上司法机关普遍成立了妇女法律援助中心,设立家庭暴力伤情鉴定中心125个。

健全妇联系统四级信访网络,建基层妇女维权服务站(点)4.6万多处,形成司法保护、维权服务、信访投诉、社会救助“四位一体”的维权工作体系。下一步,省妇联将继续推进三项“破难任务”之一——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积极参与家事审判方式改革,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妇联改革纵深推进

五级妇联组织结成“一张网”

2017年,在寿光牛头镇村“会改联”工作中,朱萍当选村妇联主席,“从当选那天起,我就想着为姐妹们干点实事”,她带领妇女创办了草编专业合作社,已辐射带动1000多名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10户家庭通过草编实现脱贫。

得益于山东省妇联改革发展,推动全省妇女儿童工作落地落实的有生力量不断壮大。

全省各级妇联组织严格遵循中央群团改革精神,对标省委和全国妇联改革要求,围绕强“三性”、去“四化”,大胆改革创新,重构组织形态。全面完成村(社区)妇代会改建妇联工作,变过去妇代会主任单兵作战,为7-15人组成的执委会团体作战,更好地把辖区内妇女组织起来,共同为村(社区)的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扎实实施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细胞工程”,拓展组织覆盖,在巩固传统领域妇联组织的基础上,在新领域、新群体、妇女集中地横向拓展妇女组织6000余个;壮大工作力量,将女骨干、女能人和先进典型吸纳到基层妇联工作队伍中,乡镇(街道)、村(社区)妇联执委数量达到55万人,变服务对象为工作力量,延伸了妇联工作手臂;5万余个村(社区)开展亮牌服务,实现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在群众身边有形化、常态化;用好村(社区)“妇女之家”,实施“妇女儿童家园”项目,建立“妇女微家”1.8万个,基层组织网络由“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向“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身边一个家”转变。

与此同时,网上妇联建设跨越发展,上线山东省网上妇联云平台、“齐鲁女性”客户端,联动全省妇联系统400余个新媒体平台,开设“齐鲁女性”抖音号、今日头条号、快手号等,省妇联“一端两微十四号”新媒体格局基本形成,妇联线上“朋友圈”不断扩大。

下一步,省妇联将继续推进三项“破难任务”之一——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细胞工程”,扎实落实全国妇联深化妇联组织建设改革、实施“破难行动”的意见,着力构建立体化、多层面的妇联组织体系,激励基层妇联执委担当作为,提升基层阵地服务效能,把妇联改革进行到底。

回望80年光辉岁月,山东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辉煌已载入史册。展望新时代新征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和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征程中,山东的妇女儿童事业定然能谱写新的、更恢宏的篇章。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越野世界官网

空中美语官网

中国市场期刊

南方农机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