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便民春风

起名旺角厦门集美旺角商业街旺了整个英村和

2025-10-21 来源:悦维资讯

台海网12月19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在集美区北部的大学城里,旺角商业街是周边数万师生逛街购物的首选。“取名‘旺角’,是因为这里以前是个很偏僻的角落,我们希望它可以兴旺起来。”英村社区居委会书记李金城说,旺角商业街是后溪英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在政府的支持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商业街“街如其名”,不仅为大学城师生及周边居民提供了娱乐场所,也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甚至带动了村民的就业与周边村镇的发展。

谈起如今的收获,英村的居民纷纷感叹:这是集美区深化改革开放、践行改革开放的缩影。记者了解到,目前,集美区像旺角商业街一样的集体经济项目有20多个,年收益近6000万元,入股农民人均年分红1000元-2000元。

政策扶持 村民变股东

据了解,旺角商业街占地3.2万平方米,2014年正式投用。项目委托厦门远翔达资产管理公司招商运营,将其打造成文教区乃至厦门北站片区的新商圈。目前,旺角商业街已有100多家商户入驻,汇集了餐饮、娱乐、培训、酒店等多种业态。

与一般的商场不同,旺角商业街作为后溪片区首个综合商业体,是后溪英村的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在政策的支持下,被征地的农民以人均15平方米预留地入股,不但不用出一分钱,每年年底还能拿到一笔可观的分红。

“项目前期由政府投资建设,村民以土地入股,英村有近3000个村民股东。”李金城告诉记者,从2015年开始,他们每年年底还能领到分红,每人每年1300元。更让村民欣喜的是,商业街的收益每年递增约80万元,到2028年,项目收益可达1700万。这笔收入,可让村民生活锦上添花。

此外,集美区还有不少居民享受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分红。近年来,集美区鼓励村、居以共同投资参股、共同受益的模式,用人均集体发展用地、人均建筑面积用地,建通用厂房、外口公寓、商铺、物流仓储平台、写字楼、集贸市场等集体项目,同时每年安排1500万元扶持资金,实行项目补助、贷款贴息、税收返还等务实举措。

机会更多 吸引创就业

商业街里的店铺生意兴隆,学生以及附近的村民来来往往,放眼周边更是一片繁华,周围道路四通八达,车水马龙;原本不起眼的小村庄,也在商业街的带动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短短几年时间,旺角商业街及其周边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大学城以及商业街建成之前,这里基本上都是田地、山包,现在却呈现着生机勃勃的景象。”李金城说。商业街刚开业时,入驻的商铺并不多,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现在商业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连锁品牌餐饮争相入驻。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居民也把创业目光落在这里。在商业街创业的人群中,约有三分之一是英村居民。商业街还为后溪镇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如保安、保洁、厨师、服务生等。

品牌升级 功能更齐全

建商场、拿分红,英村的村民们笑逐颜开,他们也为多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而高兴,纷纷表示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以前如果想看电影,要去很远的地方。现在散个步到旺角商业街就可以了。”当地居民小王告诉记者,商业街的投用为他们的生活、娱乐带来了许多便利。

旺角商业街服务的不仅仅是当地村民,更是大学城片区4万余名师生。“得知要在大学城建一个商业综合体作为村集体经济项目,大家都很高兴。后溪片区聚集了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华厦职业学院、厦门工商旅游学校、福大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厦门软件学院等一批学校,光是师生就有4万多人,涌动着无限商机。”李金城说。

如今,商业街的功能越来越健全,还引进了医疗机构,为大学城师生及周边居民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李金城介绍,为了给师生和周边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他们计划对旺角商业街进行品牌升级,吸引更多知名品牌入驻。

现代农机期刊

赢未来官网

中国民族博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