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最新报道

汉景帝是一代贤君为何却要万人陪葬呢

2023-11-24 来源:橙子资讯

汉景帝是一代贤君,为何却要万人陪葬呢?

活人殉葬制度是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流传下来的陋习,在汉朝时期还有这种情况存在,但相较于之前的朝代已经好了很多了,可惜的是汉景帝时期竟然还出现了上万活人为皇帝殉葬的场景,简直是文明的倒退。

汉髙祖刘邦登基之后,采纳叔孙通的建议恢复礼法,使得汉朝又有了“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但是到了汉朝依旧有惨绝人寰的荒唐事情。世上什么事情最为荒唐?莫过于衣冠上国居然用活人陪葬,还有被后人追认为贤帝、明君的帝王也无法避免自私、害怕孤独等,这些人类浅薄的陋性,竟然用万人陪葬。何等惨无人道的事迹!后世盗墓贼在盗掘汉朝墓地的时候,发现尸骨遍地,白森森一片,或许也会被惊吓过度。

刘邦之孙汉景帝的“万人陪葬坑”也可以证明殉葬现象也并未完全在汉朝皇帝墓葬中绝迹。

读过中国历史的人,说起汉景帝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他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君,后人将其及其父汉文帝的统治时期称为“文景之治”,与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和孙子唐玄宗李隆基统治的“贞观之治”等齐名。需要大书特书的是,汉景帝在位期间,继承了汉文帝之举,推行“轻徭薄赋”,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汉景帝死了之后继续陪葬制度,还是一个万人陪葬坑。既然能用万人陪葬,那么他陵墓规模的宏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来详细地了解一下汉景帝刘启的陵墓的状况。阳陵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后沟村北的咸阳原上,地跨咸阳市渭城区、泾阳县、高陵县三县区,是汉景帝刘启与其皇后王氏的同茔异穴合葬陵园,这座陵园始建于公元前153年,至公元前126年竣工,陵园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修建时间长达28年。政府现已建成汉阳陵博物馆,是一座巧妙融合现代科技与古代文明、历史文化与园林景观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可以说是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帝陵园内有86座从葬坑,共占地6.6万平方米,分别位于帝陵东南、后陵正南的南区从葬坑和帝陵西北的北区从葬坑。在南区的14座葬坑,考古学家们进行部分试掘或整体发掘后发现,这些坑中有排列密集的武士俑群,有堆放粮食的仓库,还有牛、羊、猪、狗、鸡等陶质动物,这些动物比陶俑的体积还要小一些,并且排列整齐、阵容庞大组成了“地下动物世界”。以及一些金属器物,如铜族、弩机、带钩、马衔、“半两”钱、铁矛、剑、凿、铸等,还有陶井、灶等。这些都是配陶俑的,属于缩小比例的模拟品。但制作精巧,加工细致,一丝不苟,是与陶俑具有同等研究价值的“冥器”,这些陶制品全面展现了汉代的军旅生活的场景。

汉阳陵的刑徒墓地位于帝陵西北约1.5公里远,整个面积达8万平方米,葬于此地的刑徒约在万人以上。汉阳陵闻名于世原因之一也是因为这万人殉葬的墓地,这些墓葬排列无序,尸骨凌乱,相互枕藉,埋葬草率,均无陪葬品。骨架上大多戴有“钳”“钛”等类铁制刑具,有的还有明显的砍斫痕迹。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当时的情形,汉景帝实际上是在自己的陵区内单独设置了一个刑场,用以处决一定范围内的刑徒,这样即可以使自己死后不孤单,也有效地解决了这些死刑分子给监狱带来的拥挤。因此,汉景帝设置这样一个“万人坑”,实在是一箭双雕之举。真是可悲可叹!

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从野蛮逐渐走向文明的历史,殉人制度只有在野蛮的原始社会才是一种经常出现的现象,如果在人类发展到封建社会还经常出现这种殉人的情况,这就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从古代原始社会各个部落将在战争中抓获的战俘杀掉到后来将其作为奴隶,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到了文明高度发达的汉朝,明文禁止殉人,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值得称颂的事情,但终究还是没有在汉朝彻底地解决殉人这个问题。

去美国留学硕士的条件

康奈尔商学院

美国大学世界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