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民素质

春秋时期宋国的禅让是什么样的是如何为后世

2024-03-11 来源:橙子资讯

春秋时期宋国的禅让是什么样的?是如何为后世埋下了祸乱的根源?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禅让制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春秋时期宋武公十八年(前748),宋武公崩殂,公子力继位,是为宋宣公。宋宣公有一个弟弟公子和,二人的关系非常好。宋宣公临死前,执意传位公子和,公子和继位为宋穆公,宋穆公后来传位宋宣公儿子与夷,是为宋殇公。如此兄终弟及、叔死侄继的传位方式,初看起来很好,却不知为后世埋下了祸乱的根源。

一、美誉:兄长传位弟弟,叔叔传位侄子

宋宣公、宋穆公二人在父亲健在的时候,兄弟关系就比较好。据说,当时还是公子力的宋宣公,曾对弟弟公子和说:“待我即位后,当与你共掌天下,大去之后(死后)还要传位于你。”公子和很高兴,连连说:“谢谢哥哥,我一定会再传位给你的儿子,我们的子孙会永远团结的。”

宋宣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父亲死后,宋宣公继位,与公子和共同执掌国家权力,弟弟成为他治国理政的得力助手。

按说,宋宣公与弟弟共同执掌国家权力已经够大方了,对弟弟也算够意思了,可是他好不该将君位也传给弟弟。当时,宋宣公已经册立了儿子与夷为太子。太子与夷是国家储君,又是君主的儿子,继承大位天经地义、名正言顺。

纵然如此,在宋宣公十九年(公元前729),宋宣公病重,还是执意以弟弟公子和为后继之君。公子和虽然掌握了国家大权,但也知道放着太子在那,硬让自己继位,难免会造成国家动乱,于是就辞让。可是,公子和愈是辞让,宋宣公愈是觉得弟弟谦虚,硬是要他继位。最后,辞让多次后,公子和“被逼无奈”,答应了。

宋宣公死后,公子和顺利继位,是为宋穆公。

宋殇公死后,华督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虽说他是宋戴公之孙,与宋宣公、宋穆公同辈,但毕竟不是宋公族嫡亲公子,没资格继位。加上华督为一个女人攻杀大司马孔父嘉,夺人妻子,臭名昭著,他也不敢公然自立为君。

正在此时,有人劝说华督迎立在郑国避难的公子冯回国继位。华督权衡利弊后,认为可以:一是公子冯是宋穆公之子,早就被国人视为国家储君,很有威望,继位为君顺理成章;二是公子冯与宋殇公的仇恨众所周知,他即位后不会为宋殇公复仇找自己的麻烦;三是公子冯避难国外多年,自己迎立他回国继位,无异于送他一个天大的人情,他一定会对自己感恩戴德的,自己目前的权势一定会有增无减的。

于是,这一年公子冯回国继位,是为宋庄公,华督为相。为了抹杀宋殇公的功劳,也为了掩饰华督的不臣行为,宋庄公继位当年便改元,改宋殇公十年为宋庄公元年。此后,华督独揽大权,相劝压过君权,宋庄公虽然心有不满,却无可奈何。

宋殇公、宋庄公兄弟俩明争暗斗多年,没想到最后便宜了一个外人。造成这种结果的罪魁祸首不是他们俩,而是宋宣公、宋穆公当初的异想天开。尧舜禹禅让传位之事到宋宣公时已经过去了千余年,他还想去做,岂不知“父传子,家天下”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欲成美誉,却成悲剧,止增笑耳!

豆果超越微转

免费下载十四五年规划

今日头条代理商查询

u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