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最近新闻

小杰说生活常识警惕拿走凳子的恶作剧该停下

2024-05-06 来源:橙子资讯

近日,浙江农林大学因为一起校园恶作剧登上了热搜。

该校一名男同学一时兴起,恶意抽走了女同学的凳子。

结果导致女同学摔倒,造成两根肋骨骨折。

对此,始作俑者见闯祸后,索性关掉手机,玩起了失联。

随后,男同学的姐姐前往医院,与受伤女同学沟通。

结果,姐姐态度敷衍,最后,受伤女同学选择报警处理。

接下来,这件事会怎么处理呢?

01眼瞅着事情闹大了,浙江农林大学的领导坐不住了。

立马前往派出所,劝女同学大度一些,将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女孩听罢,愈发觉得不可思议,明明自己是受害者,不仅没有得到恶作剧男生的道歉,还要选择原谅。

而学校领导的意思很明确。

觉得女同学如果坚持己见,就是意图用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毁掉男同学的前程似锦!

与此同时,学校多次给女同学打电话。

摆事实讲道理,声称这件事本身无法立案,更不可能被定性为故意伤害。

毕竟,女孩只是两根肋骨骨折,即使申请伤情鉴定,也无法得到轻伤的鉴定结果。

也就是说,形不成轻伤,就算报警,女同学也无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奇怪的是,学校不去找犯错的男同学谈心谈话,反倒一直将精力重点放在说服女同学放弃立场,只为有一个其乐融融的处理结果。

原来,息事宁人就是让受害者委曲求全。

这波操作属实有点让人费解。

与此同时,男同学的态度也值得深思。

据网络消息,男同学拒绝道歉,也不愿意承担女同学因住院产生的一系列费用。

最后,女孩选择了强制立案。

而这件事的后续也很快有了新进展。

1月18日,浙江农林大学相关工作人员就此事发声。

声称当事人双方在校方和派出所的调解下,已于1月14日达成和解,并于当天赔偿到位。

这件事真的就这样解决了吗?

02并没有,受伤女同学发帖讲述了事情发生以后的种种细节。

这篇帖子中,女同学既提到了恶作剧男同学和校方处理问题的方式,以及自己的立场,也有自己报警后自己亲人的反应。

令人费解的是,在女同学最需要亲人的时候,她的爸爸质问她是不是想敲诈同学。

而女同学的外婆更是追问女生:“为何人家抽走你的凳子,而不是抽走别人的?”

随后,舆论的压力,迫使校方加快了解决的速度,然后就有了双方和解的消息。

事情到了这里,加害者拿钱消灾,潇洒抽身离开,轻舟已过万重山。

而女同学却无端成了家人攻击的对象,还与女同学断绝了关系!

甚至有自媒体爆料,受伤女同学已经自行办理了退学手续!

明明是受害者,却要承受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这个世界怎么了?

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版本而已。

还有一些自媒体爆料,女同学受伤后,男同学曾陪同前往医院,并支付了医院费用。

是女同学对处理结果不满意,这才有了发帖施加压力的操作。

一时间,真假难辨。

但这件事中,男同学恶作剧造成女同学受伤的事实不容辩驳。

其实,恶作剧与故意伤害并不遥远,甚至触手可及!

难道因为恶作剧的初衷是为了开个玩笑,而不是为了让对方受伤。

由此造成的伤害就可以轻描淡写了?

客观地说,一个大学生,肯定有基本的判断力。

也能预判到凳子拉走后,会造成人员跌倒,而只要跌倒就伴随着受伤的可能。

那么,在明知道恶作剧后果的前提下,还选择图一时之快,这不是故意伤害,是什么?

而恶作剧前面之所以有个“恶”字,就是因为做这件事的人,从一开始,主观上就不怀好意。

事后,这些恶作剧的人,通常都会振振有词地以“我就是想跟她开个玩笑”为由,给自己所释放的恶意做挡箭牌。

而像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

03广州就有这样一个案例。

上初一的小杰,在课间的时候,趁同学思思站起来与其他同学说话的间隙,将思思的凳子悄悄拿开了。

而不知情的思思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结果,思思的头部磕到了硬物上,头部疼痛难忍。

思思被送到医院后,经诊断,此次猝不及防的摔倒,造成思思颅脑外伤,功能性神经阻碍以及视觉神挫伤。

于是,思思的家人一纸诉状,将小杰告上了法庭。

在一审判决中,法院认定小杰具备基本的常识,能够预判到凳子拿走后,可能发生的后果。

但考虑到小杰的年龄,所以,由小杰的父母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最后,法院作出判决,小杰父母赔偿思思10万元。

对此,小杰的父母不服判决结果,选择了上诉,在二审中,法院维持了原判。

无独有偶,这样的做法在校园很常见。

而青春偶像剧中,几乎涉及校园的情节,都会有恶作剧的桥段。

通常都是男生绞尽脑汁地整蛊女生,让女孩苦不堪言。

戏剧的是,最后,俩人竟然在这样的闹剧中生出了别样的情愫。

这根本就是一种误导,谁会对一个经常让自己难堪的人动心?

其实,很多人即使时隔多年,回忆起校园生活时,依然对当年同学的恶意捉弄耿耿于怀,难以释怀。

因为校园时光正是一个少年跌跌撞撞探索人世间的时候。

所以,任何风吹草动都足以在他的青春底色上留下痕迹。

何况,很多校园恶作剧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令人生厌的恶意。

并不是同学之间单纯的嬉戏玩闹带来的欢声笑语。

人与人之间,尤其是校园之内,一旦滋生出恶意,是一件十分可怖的事情。

电影《悲伤逆流成河》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而现实中,关于校园的安全,远比电影来得更加暗流运动。

频发的霸凌事件,足以让人不寒而栗!

东野圭谷曾说:“这种人只不过喜欢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不幸上。

总是处处寻找这样的机会,至于对象是谁,他们根本无所谓。”

这就是恶作剧的本质。

恶作剧的制造者就是通过给他人制造不幸,然后从中获得短暂的快乐,这是不容辩驳的事实。

而所有校园霸凌的开始,都以看似偶然的恶作剧开始。

然后,试探着试探着就变成了习惯性刁难和欺负。

可怕的是,这些恶作剧刚开始的时候,不少旁观者对此乐见其成,甚至津津有味地围观着。

在适当的时候,还会为恶作剧增加必要的笑声。

恶作剧一旦在开始的时候,得不到应有的警告或者惩罚,那么,制造者就会因为沾沾自喜,从而乐在其中。

总有一天,一个无辜的人就会深受其害,遭遇恶作剧的不幸。你说呢?

- End -

作者:么么茶

编辑:一乙木

科技风杂志

知识经济编辑部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