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我们一起

冒用明星姓名获利齐鲁壹点记者调查明星高仿

2024-12-20 来源:橙子资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陈晨

近日,“白岩松下场打脸白岩松高仿号”的话题登上了网络热搜,“高仿号”陷入舆论漩涡。除了明星高仿号,还有很多高仿号冒充政府部门、商业机构、专家名人等,在网络上收割流量,进行变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调查发现,网上有人专门售卖高仿号,还收学费教人做粉丝号,如何变现流量。根据《互联网用户公共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恶意假冒、仿冒或者盗用组织机构及他人公共账号生产发布内容信息,属违规行为。此外,平台也存在监管不严的责任。

名人亲自下场打脸高仿号

“白岩松没有任何的这种微博、微信、公众号,都没有,但是打我名义的还有很多,号称‘白岩松’来去做一个什么号,它可能迅速地容易到达一定流量,然后接下来就让自己变成电商了。”近日,“白岩松下场打脸白岩松高仿号”的话题登上了热搜,白岩松在节目中澄清,从未以其名义开过任何上述社交账号,但现在搜索“白岩松”,还能看到“白说岩松”、“岩松文章”等微信公众号,它们每次更新的内容几乎都与白岩松有关。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注意到,两个公众号目前都在简介后声明,账号非白岩松官方。

除了白岩松,不少名人明星都有高仿号,搜索“高仿号”甚至还会出现明星误回复了高仿号的新闻。比如明星马闻远误回复了龚俊的高仿号“龚俊Smion”,而实际上龚俊的微博号为“龚俊simon”。明星王一博也曾在回复肖战时,误回复了肖战的高仿号“X玖少年团肖战DAITOY”,而实际上肖战的微博号为“X玖少年团肖战DAYTOY”。高仿号与真号仅有一个相似文字或者字母的差别,让很多明星好友都分不清,更何况是普通粉丝。

明星号可以售卖,也可做粉丝号变现

5月8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加入了一个社交账号回收的QQ群,很快有一位网友加了记者的好友,在得知记者是要购买高仿明星号时,推荐了另一个QQ号。记者与对方添加为好友之后,对方表示:“明星号现在很少,现在不好做。”在记者表达了担忧之后,对方表示“我们有防封技术的,搬运技术。”

除了可以售卖高仿明星号,对方也可以提供养号业务,一对一教学,学费499元,“三天到千粉,七天万粉,流量变现,直播变现,引流变现都可以。”对方表示,一个一万粉丝的号,“月入4000没问题。”随后对方发来一张累计收益超过一万三千元的截图,表示这是一个月的收益,对于新手来说,可以保证每月最低4000元。

对方表示,其所在的工作室现在手里有一百多个粉丝号,“发作品,然后接广告,教你开星图。”“作品需要搬运,有发布明星日常的平台,我们会教你剪辑,养号。”

对方称,之前他们也做明星号,但是今年基本没有做,因为“明星号很容易被判违规”。在记者再次表达担忧之后,对方表示,“带你做,你尽管放心,该规避的会让你规避。”

利用明星引流直播带货快速变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注意到,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不少高仿号开始转战短视频平台。

比较有名的“假靳东”事件,据江西媒体报道,61岁的黄女士称在某短视频平台刷到了一直以来很喜欢的演员靳东,并和对方取得了联系,“靳东”在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黄女士关注了每一场直播,并花费了不少钱。黄女士称,她还通过短视频平台收到了“靳东”的表白,后来黄女士与丈夫发生矛盾,离家出走,称要嫁给“靳东”。

实际上,该账号是通过搬运靳东的照片或视频,进行重新配音剪辑。去年10月,靳东工作室发布声明,称靳东并未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开设账号,涉事账号是假冒,这些账号以靳东的名义与粉丝互动,以达到销售产品以及其他利己的目的,不仅损害了靳东的个人声誉,伤害了粉丝的感情,还涉嫌侵犯肖像权姓名权,将通过法律途径追究责任。

在某平台,一篇题为“我在抖音做高仿号月入过万,有罪么?!”的文章,分析了高仿号的生意经。文章提到,如何快速实现短视频变现,利用明星来引流,做高仿明星号便是个好办法。这个方法成本低,涨粉快,“有同行曾爆料,一个高仿明星号涨粉10万最快只需要15天,可以卖到7000元。”变现的方式更是有直播打赏、直播卖货引流等。

普通人也遭“高仿”,平台应加强监管

除了明星高仿号,一些高仿号冒充政府部门、商业机构、专家名人,在网络上收割流量,变现套现,还有不少高仿号冒充普通用户,以求助好友的方式进行诈骗。

杭州市江干区司法局曾公布过一起微博诈骗案例。2019年底,曾女士在微博收到闺蜜陈女士的私信,“我在国外旅游,预定了回国的机票,这里不支持支付宝转账,我身上没有现金了,你能不能帮我跟售票经理联系一下。拜托啦!”曾女士信以为真,与“售票经理”取得联系并转账4500元,待陈女士回国后,曾女士提起此事,陈女士毫不知情,曾女士意识到自己被骗。

后来查明,曾女士收到的私信是陈女士的高仿号。诈骗人员发现陈女士在自己的微博账号发布了在国外旅游的信息后,便立马“克隆”了陈女士的微博账号,向其诈骗。

《检察日报》曾就高仿号一事发布评论,表示假冒白岩松名字开账号,是在“偷流量”。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偷流量”再往前走一步,可能就是通过诈骗、强迫、伤害他人等违法犯罪手段去“抢流量”。要想遏制“蹭流量”,管住“偷流量”,防住“抢流量”,把“经济流量”纳入法律轨道,需要加强监管,需要抓住要害,也需要借助民力。

今年2月22日,《互联网用户公共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其中提到,恶意假冒、仿冒或者盗用组织机构及他人公共账号生产发布内容信息,属违规行为。此外,平台也存在监管不严的责任。

相关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建议,打击高仿号,平台既要加强管理,运用技术手段及时识别、清理,也要通过合理升级智能算法推送程序,杜绝高仿号视频被推送至程序首页的情况发生。更要多方联动,补齐监管空白点,让高仿号无处遁形。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模型世界杂志

时代汽车网站

艺术大观杂志社

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版面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