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检测系统

林埭养花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谱写两山新篇章

2025-02-18 来源:橙子资讯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张蓉/文 王建龙/摄

再过两个月,“不舍农庄”又要营业接客了。

这幢位于嘉兴平湖市林埭镇徐家埭村俞家浜23号的两层小楼,临河而建,门前绿水潺潺,四周杨柳依依,花果的芬芳在空气中弥漫着。

三年前,45岁的俞国建从城区搬回这幢古朴的乡村建筑,并多了一份年入七八万元的副业——为乡村游客提供餐饮接待。“旺季的周末,一天就会有10多桌的消费。”

环境整治赋予乡村全新颜值。曾远近闻名的养猪大村徐家埭村,如今,已摇身变成绿树村边合、绿水绕村走的诗意栖居地,也成为众多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网红村”。

从城区搬回村,他在家开起农庄

傍晚时分,女儿正从门前的河里舀水浇花,俞国建站在河边,望着河中清晰可见的游鱼,一阵感慨。“过去,因为家家户户养鸡、养鸭、养猪,它又黑又臭。”他用“天壤之别”形容这条流淌在家门前的河的变化。

“那时,一年四季都有股酸臭味,村子很冷清,留不住人,留下的大多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俞国建带着妻子和女儿早早就搬离了村落,住进了城区。

脱胎换骨的转变始于2017年。那一年,俞家浜美丽乡村建设正式启动——清理河道、规范养殖、拆除违建、整治乱种植和乱堆放。

半年时间,俞家浜旧貌换新颜。河水清澈起来,鱼虾多起来,四处弥漫的酸臭味消失了;废弃的猪舍和杂院经过改造,成了充满乡土人文特色的文创空间……

2017年,俞国建一家三口从城区又搬回了村,还开起了“不舍农庄”。 小村新颜不只吸引着村民的回归,也带来了各地游客,曾经只有花甲老人留守的村庄热闹了起来。

荒田变成全国首个乡村棒球场

身为土生土长的徐家埭村人,徐家埭村党委书记刘建群也亲眼见证着村落破茧成蝶的蜕变,欣喜的同时,他不禁思索,“河道绿了,村庄美了,但百姓怎么富起来?”

“棒球”成为徐家埭村最终的选择。

2018年10月,在毗邻俞家浜、一片杂草丛生的荒田上,开拓出了占地2.4万平方米的绿荫草坪,全省首个符合国际标准的青少年棒球基地横空出世,这也是全国首个乡村棒球场。借此契机,由11位村民组成的全国首支乡村棒球队也在徐家埭村成立了,喜爱棒球的刘建群担任队长。

“我们试图用小球撬动长三角,走出‘体育+’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刘建群说。

去年,徐家埭棒球场共承办了9场大型赛事,包括3场全国性青少年棒球赛、3场长三角区域以及台湾南投青少年交流赛、市运动会棒球赛等多项赛事。

在收获高知名度的同时,经营收入也相当可观。刘建群介绍,去年村里农旅融合收入超过1000万元,而棒球基地也为周边的酒店、农家乐等带来了丰富的客源。

“去年,村里接待游客超52万人次。单是去年7月,举办U9锦标赛时,就有30支队伍共600多人来这里,待了足足七天。”刘建群说,赛事期间,徐家埭村一个停车场会停满100多辆车,民宿和酒店也爆满。

美丽经济渐有起色,去年底,徐家埭村又探索建立“公司+社会资本+村民”拉手抱团新途径,采取“村集体旅游公司资源入股、社会资本现金入股、村民农户资金入股”的资源整合利用模式,成立了平湖市乡园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万元,发展餐饮、民宿等业态。刘建群说,这个月,提供8间房子的民宿将率先启用,而周边还有14幢房子将打造成日式民宿,“平湖有不少日本商人,可以吸引日商消费。”

在棒球基地四周,一系列配套游玩产业也正逐步完善,“游客还可以采摘四季水果、玩皮划艇、真人4S等。”清澈碧绿的十字形水系、墨香粉黛的江南式建筑、清凉香甜的农家味道……这里正逐步构建自然风光、传统文化、休闲时尚等多种元素相融合的乡村振兴“同心圈”。

而关于未来,徐家埭村还有更多的憧憬。依托俞家浜等自然村落,融入“徐家埭棒球场、大印农场、星火农场”等业态,徐家埭村将打造成集休闲观光、餐饮住宿、棒球培训、民俗体验于一体的徐家埭郊野乡园田园综合体景区。刘建群对此充满期待,“我们不仅将成为中国棒球第一村,还会争取在一年内,成为国家3A级景区。”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IT经理世界官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社会科学期刊

雨露风杂志社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期刊官网